新华网武汉8月2日电(李晓笛、赵梦琪、吴文华)肝脏缺乏痛觉神经,是我们身体里最能“忍”的器官。肝区疼痛说明肝炎可能已经发展成肝硬化,甚至是肝癌了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辰,请他来做相关介绍。
新华网:肝炎有哪些类型,分别有哪些传播途径?
陈辰:病毒性肝炎有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这5种类型。我们把甲肝跟戊肝归成一类,因为这两种是以急性感染为主,它们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,即食用被粪便污染的食物、水源或蔬菜所导致的感染。
乙肝在我们国家比较常见,它有三种传播途径:第一是母婴传播;第二是血液和体液的接触传播,比如共用输血设备、牙刷、剃须刀等;第三是性接触传播。
丙型肝炎和乙肝的传播途径类似,也以血液传播、性传播为主,但母婴传播的风险会略低一点。
丁型肝炎必须依赖于乙肝病毒才能感染,所以我们在对病人进行诊治时,往往更重视乙肝的治疗。
新华网:早期肝炎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征兆?
陈辰:病毒性肝炎感染人体之后,主要攻击的内脏是肝脏。大部分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比较类似,包括感觉乏力、食欲下降、厌油等,还有一些肝功能异常的表现。潜伏期的时候,可能很多病人的症状不是非常典型。
新华网:如何区分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?
陈辰:首先,从时间上来说,感染之后6个月以内发生的肝炎称为急性肝炎,如果病程超过6个月,称为慢性肝炎。其次,急性肝炎来得比较迅猛,一些病人临床症状会非常突出,例如突然感觉精神非常差、乏力、胃口不好,查血有比较明显的肝功能损伤,有时候还会出现发热症状。
慢性肝炎病程时间比较长,分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。临床表现除了前面所说的乏力、胃口不好、肝功能异常之外,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症状,例如眼白突然发黄或者尿液变黄,甚至出现皮肤瘙痒等情况,这时需结合肝功能检查来判断病情的轻与重。
新华网:哪几类病毒性肝炎需要大家警惕?
陈辰:这几种情况大家要足够重视:第一,乙肝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一个高危因素,慢性乙肝很容易导致肝硬化,然后慢慢发展为肝癌。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是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,特别是肝癌,它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排到第4位,死亡率排到第2位。在我们国家,乙肝是感染人群最多的传染病,目前感染人群有7900多万。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有乙肝或者知道自己有乙肝,但是没有很好地去诊断和治疗。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体检,如果知道自身感染乙肝,要尽早找医生诊治。
第二,要注意丙型肝炎。丙肝也会慢性化,它往往让人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,当你发现丙肝,再去做诊断治疗的时候,可能已经发展成肝硬化,甚至是肝癌了,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沉默的杀手。丙肝和吸毒有密切关系,有吸毒史的人,尽早去做一些相关检查,能尽早发现丙肝。
第三,要注意戊肝。戊肝虽然以急性期为主,但是如果它碰到特殊类型人群,例如碰到孕妇或老年人,会让病情变得非常凶猛,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。如果老年人或孕妇出现肝炎的症状,要尽早找专科医生排查。
问医问药问健康,留言请发送邮箱xhhbhealth@163.com